【高老庄】-专业装修论坛、一站式装修服务平台

 找回密码
立即注册
热搜: 工长 设计 曝光
查看: 5320|回复: 14

[装修讨论] “如果给他们快乐的童年,社会将给我们凄惨的晚年!”中国家长正陷入教育恐慌

[复制链接]

1314

主题

1万

帖子

4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43987

社区居民社区劳模最爱沙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

发表于 2012-9-17 17:18:1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2012年09月17日 10:09   新民周刊

少年中国安在?!
  一群无比痛恨应试教育的父母,唯恐通不过没天理的考试;
  一群无比钟爱自己孩子的家长,整天琢磨着怎样虐待孩子。
  这,就是中国。这,就是当下的中国——人人痛斥着体制的不公、名校的黑暗、教育的乖张、课本的老朽、师资的颟顸、“特长”的猫腻、拼爹的无耻……
  但只要一个声音高叫着:进来吧,给你名额!立马就有无数膝盖放弃围观,放弃抗议,跪倒在矜持的校门前。
  自己不咋地,却强迫孩子“只准第一”、只准“凤凰高枝”的风气已经蔓延三十年,终于演变成人人争先的超前阅读:“初中学高中课程,小学读初中课程,学龄前认字过百,入幼前数字加减……远远地,我们只看到一群群披头散发、口气浑浊的母亲拽着孩子奔跑,奔跑——“占坑”、报班、学文艺、考奥数、找关系、塞红包……
  没有比我们更爱孩子了。因为只有一个。
  “如果给他们快乐的童年,社会将给我们凄惨的晚年!”
  于是,在人人知道的残酷下,人人玩得乐此不疲。就像贪腐的浪潮,人人痛斥着贪腐,也人人暗羡着贪腐,因为“适度贪腐,暗合民意”?
  呜呼!如果中国的孩子没有童年,则推论一定是可怕的:没有童年,就没有少年,没有少年,则“少年中国”安在?!
  一个出土就成年的社会,少年中国安在?!(主笔  胡展奋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314

主题

1万

帖子

4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43987

社区居民社区劳模最爱沙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9-17 17:19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
谁制造了教育恐慌

  在饭桌、在微博、在论坛,他们一边在热议、热评、热转对中国教育的批评和质疑,一边在相互打听、交流甚至较劲还该为孩子多报名哪个课外班,对所谓“减负”措施不屑一顾。城市里的家长们看上去焦虑、烦躁甚至心口不一。专家们说,中国家长们正在陷入教育恐慌。那么,这种恐慌从何而来?是谁制造了教育恐慌?
  记者|黄 祺
  9月,是传统的开学季,暑假的结束意味着新的一学年开始。
  不过,对中国无数中小学学生来说,他们只是刚刚结束了“第三学期”,无论是“补差”还是“培优”,只有“暑”没有“假”,是这些孩子对暑假生活的总结。
  尽管,早在2000年初,教育部就颁布了严禁中小学利用假期补课的“禁补令”,而且每到暑假之前,各地教育管理部门都会再次重申,但谁都知道,学校内部的假期补课屡见不鲜。对这些“顶风作案”的学校来说,若说全是为了赚点补课费,多少是有点“冤情”的——校长的压力不光来自上级部门,还来自不同意校方“放羊”的家长们,在他们中的不少人看来,不补课等同于不负责任。
  显然,对很多教师来说,这个暑假跟往年一样忙得不可开交。老师在家开“小灶”是全国皆知的“秘密”,暑假期间,名校名师一天早中晚连轴上三至四场补习班是家常便饭。实事求是地说,不少老师也常常是身不由己,方方面面托来的关系、家长的再三恳求,使他们根本无法逍遥江湖。
  如果说学校和在职教师的补课,多少还有点偷偷摸摸的意思,那么,社会上的各类补课机构的火爆程度是有目共睹的。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大城市,大大小小的校外培训机构的暑期班人满为患,每场补习结束,校门外接送学生的车辆常常造成交通拥堵。
  事实上,校外培训机构的周末市场的人气从来不输寒暑假。从形形色色的英语,被痛批、禁赛后改头换面的奥数,到语,数、外等主课的提前教授及同步复习……再加上钢琴、游泳等文体项目,从学前的准小学生到初三、高三的准毕业生,全年龄段、全系列、全方位、全需求,都可以在各种培训机构找到对应的课程。家长们热切的需求,使得中小学校外教育市场爆棚,使得这个行业的迅猛发展令人咋舌,据传,有主打“一对一”高端补习市场的培训机构正在迅速扩张,积极酝酿上市。
  如今,有关教育的种种,或许是当今中国最容易激发共同兴趣的话题,具体如择校、课外班、与老师相处,宏观如教育体制以及最近出台的有人欢喜有人忧的异地高考。
  在饭桌、在微博、在论坛,他们一边在热议、热评、热转对中国教育的批评和质疑,一边在相互打听、交流甚至较劲还该为孩子多报名哪个课外班,对所谓“减负”措施不屑一顾。城市里的家长们看上去焦虑、烦躁甚至心口不一。
  专家们说,中国家长们正在陷入教育恐慌。那么,这种恐慌从何而来?是谁制造了教育恐慌?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314

主题

1万

帖子

4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43987

社区居民社区劳模最爱沙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9-17 17:21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
沉重的起跑线

  女儿今年该上小学了,父亲刘明(化名)早早开始准备,他打算让女儿进一家民办小学,这所小学在他们居住的上海市某区算是“名校”。尽管已经听说过“幼升小”考试的种种故事,面试场面还是让刘明意外——校园里满是焦躁的家长和表情凝重的孩子,大家排队等着老师叫名字,气氛就像是求职。
  如果被叫到名字,孩子会被带到考学生的考场,家长则被带到另一个考场——学校不仅要考察孩子,还要考察家长,按照刘明的理解,主要是看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否重视。
  面试出来,女儿告诉刘明,老师出了一道数学题:甲乙两个人数羊,甲给乙一只,甲乙的羊一样多;乙给甲一只,甲的羊是乙的2倍。问,甲有几只羊,乙有几只羊?刘明理工科博士学位,但女儿的面试题居然一时难住了他,后来回家列了方程式才算出来。
  刘明的经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家长体验,如果不是陪孩子迎考,家长们难以想象上小学要经过这样的竞争。在这一代家长的记忆里,只要到了入学年龄,父母就会把自己送进小学,升学压力至少要到中考才有体会。
  升学竞争的低龄化,在最近十多年中愈演愈烈,教育主管部门注意到这样的现象,试图改变现状,但效果显然不好。2012年5月,国家教育部发布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(征求意见稿)(下称《指南》),详细说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知道什么,做到什么。《指南》指出,5-6岁的学龄前儿童,“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”。对于识字数量、拼音知识、英语能力等某些“幼升小”考试内容,《指南》没有提出要求。
  某些“幼升小”的试题远远超越《指南》要求,但就算家长意识到考试太难,为了进好学校,该学的还是得让孩子学。
  一边埋怨考试“变态”,一边为孩子考试准备——各种家长论坛里,随处可见如此纠结着的家长们。
  某家长论坛上,一位妈妈讲述了带孩子考小学的经历。这位妈妈说,原本以为孩子小不懂压力,当孩子得知没有通过一所小学的考试后,哭得特别伤心,她才突然感到内疚,不该让孩子过早参与竞争。
  “幼升小”如此,“小升初”竞争更甚,原本以普及教育为初衷的义务教育阶段,充满了残酷竞争的气氛。入学时“打破头”,入校后,竞争从“拼爹”转移到孩子“拼成绩”,“减负”常常流于口号。
 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对全市33所中小学二至八年级的121名学生进行了一个调查,调查结果发现,学生每天在校时间随年级上升而上升,最长的达到10小时,最短的近7小时。所有核心课的周课时数都要超过课程计划,语文课超出最多,各年级都超出1节可以上,到了五年级要超出将近两节课。“名校”的平均周课时数为38,要比一般学校高出3.27。
  为了进好学校,有人“裸考”,有人靠“关系”。“没想到从幼儿园就开始拼爹啊。”一位3岁女孩的父亲,无奈地感叹。他从业于媒体,人脉关系算得广泛,但在给女儿报名上海一家区重点幼儿园时,还是深感艰难。
  尽管教育部门三番五次禁止择校,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,但家长们总是有办法区分学校的优劣,并动用一切能量让孩子进入那些掌握优质资源的学校。  
    这种鉴别能力和“弄”进好学校的本事,是暧昧和含混的,其中的奥妙,让缺少“关系”的老外无所适从。一位居住在上海的韩裔美国作家,在华尔街日报中文版网站上,撰文讲述了她的儿子在上海择校的困惑。这位女作家不想让儿子上“国际班”,因为这种班常是成绩较差外籍学生聚集的地方。但如果想进较好的公办学校,女作家没有“熟人”。最后,她的儿子进入一所普通公办中学,她和儿子慢慢知道,在这样的学校读书,很可能无法考入理想的大学。女作家最终无奈放弃了让孩子在中国读书的实验,选择去英国上学。  
    中国家长显然没有如此多的选择,因此,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,他们必须完成的任务,是区分好学校、好班级,然后将孩子“弄”进去。禁止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的初衷是减轻学生升学压力,但事实上,这一政策客观上让竞争转入“地下”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314

主题

1万

帖子

4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43987

社区居民社区劳模最爱沙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9-17 17:26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
消失的童年

  “开学新初二第一次物理课,物理老师让班上已经学过一遍初中物理的举手,全班举手了,老师自嘲白问;继续问学过两遍的举手,半个班级举着;……一直到问学过四遍的,NND居然还有手举着。不怕猪一样的敌人,就怕神一样的队友。”微博上有网友讲述了自己的见闻。
  罗大佑的歌词里,童年是池塘、榕树、知了、蝴蝶……而如今,城市的孩子们连暑假也不可能享受如此放纵悠闲、“看着天空发呆”的夏天。
  开学季网络上流传“万能奶奶”的故事,围观者一边叹服陪读奶奶的执著,一边感慨孩子的辛苦。故事中,上海市虹口区11岁的小学生程程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学习各种技艺,美术、钢琴、黑管、围棋,如今以奥数和英语为重。这6年中,奶奶因为陪读,跟着孙子上课也学了“十八般武艺”。
  程程妈妈道出无奈:“在孩子三年级之前,我更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,但是三年级之后,我发现情势不对。为进一所好中学,身边同事的孩子都在报补习班,孩子们都变得‘身怀绝技’。如果再不让孩子多学些东西,怕是难以应付以后的竞争。所以,我赶紧送程程去补习奥数、英语,希望进中学时有过硬的‘敲门砖’。即使这样,程程要进最好的名校希望不大,人家孩子都得过奥数一等奖,我们还没参赛,学得还是太晚了。”
  初中生学高中课程,小学生学初中课程,幼儿园已经学完拼音、数百汉字,幼儿园前学会数字、加减……家长们领着孩子超前学习,孩子们在越来越提前的竞争中失去自己的童年。
  教育学者杨东平,把中国教育中存在的过度竞争现状,用“教育恐慌”一词来总结。
  “教育恐慌的气氛下,最可怜的是孩子,原本应该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段,小孩子却不得不上这个班,那个班,他们现在缺少很多体验,而这些体验对人的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。” 上海幼教媒体人、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黄铮发出感叹。
  20年前,乐器、舞蹈、美术等等技能,被家长们认为是个别孩子的“特长”,只有那些表现出天赋的孩子,才会被家长送到专门的培训班去学习。而如今,“特长”变成了必修课,每个家长都要求自己的孩子掌握各种技艺,而且是越多越好。在家长们的心目中,凡是可能在今后竞争中占得先机的本领,孩子都必须学会。
  北京某民营教育机构负责人闻风告诉记者,这样的改变,从1998年左右开始出现。当时,教育界实行多项改革,其中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取消统一考试,其目的是减轻学生负担、淡化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竞争。
  但教育部门的初衷最后演变成另一种形式的竞争,学生的压力非但没有减小,反而更加沉重。闻风说,由于取消统一考试,而优质的教育资源又集中在少数学校,这些学校为了招收优质生源,开始尝试独立组织考试,或者设置各种招生条件。奥数的兴盛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,“好学校”为了选拔生源,以奥数等证书作为招生条件。
  与此同时,教育政策缺少前瞻性,也给教育资源的紧张雪上加霜。闻风介绍,1980年代中期,北京市共有小学4300多所,由于学龄儿童人数下降,大规模的小学撤并开始实施,现在,北京市只剩下1100多所。这几年学龄儿童有增加的趋势,再加上非户籍学龄儿童人数急剧增加,他们也要在北京上学,一增一减的落差,让“好学校”资源显得异常稀缺。于是,“占坑”等怪现象频出,家长们恨不得孩子一出生,就排在“好学校”的门口,为孩子争得一个宝贵的座位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314

主题

1万

帖子

4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43987

社区居民社区劳模最爱沙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9-17 17:30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
培训学校煽风点火?

  “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”——这句魔咒一样的口号出自何处,如今已无从考证,但自从它诞生,就获得了绝大多数中国家长的认同。事实上,中国家长们的期望是,孩子不仅不能输在起跑线上,在人生的任何时段、任何领域,他们都不能输给他人。
  看看中国火热的课外培训市场,就能窥见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急迫心情。上海一位妈妈带着孩子试听了某教育机构的英语课,这位妈妈送孩子学英语的意愿原本并不强烈,但看到别的孩子英语流利,唯恐落后的想法立即占了上风,不久后,她也为孩子交了几万元学费,成为这家教育机构的学员。
  家长们的心态给各种教育机构带来商机,花样百出的广告词指向同一个暗示:我们的培训会给你的孩子增加竞争筹码,让你赢在起跑线上。在上海,民营教育培训机构一节幼小衔接课程的费用在60-100元不等,课程内容主要是奥数、英语或者拼音。“幼小衔接”是个新词,多年前谁能想到,幼儿园毕业生在进入小学前,也要像大学生准备考研一样报个班。
  拼音是小学教学大纲中的内容,但培训机构的营销人员会告诉你,学校是不会教拼音的,因此必须到培训机构花钱学习。尽管“学校不教拼音”的说法很容易被证明是误传,但家长们还是以“多学无错”的心理,对各种培训趋之若鹜,很多学校里,一个班里人人上课外培训班的情况一点也不稀奇。
  教育机构不仅迎合家长们的心态,也强化了家长们的焦虑。在上海一家早教机构的墙上,记者看到与高考“光荣榜”形式一样的“光荣榜”,上面张贴小朋友照片,下面说明:某某小朋友2011年被上海市某重点幼儿园录取。竞争已经下移到3岁,这样的氛围中,家长很难淡定。
 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夏惠贤认为,民营教育培训机构的宣传为“教育恐慌”推波助澜,他们夸大了教育竞争的形势,目的不过是从家长钱包里赚更多的钱。不过,这种说法显然不能被民营教育机构从业者接受。闻风最近发了一个帖子在自己的博客上,他在文章中将北京各类学校之间的对应关系一一罗列出来,也就是说,如果一个家长希望孩子上某名校,从闻风的这篇文章里按图索骥,你就可以知道你的孩子必须上哪一所高中、哪一所初中、哪一所小学。
  在回答这篇文章是否会助长家长恐慌的问题时,闻风告诉记者,在他看来,他所做的不过是把早已存在的教育资源对应关系揭露出来,他暴露这种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平衡现象,是为了督促主管部门改善现状,而不是给教育恐慌煽风点火。
  闻风认为,如今的教育恐慌气氛是多种原因综合形成的。他说,重点学校早已存在,过去家长们无法得到信息,也没有能力让孩子挤进好学校。现在,信息比过去透明,家长对孩子期待都很高,自然会通过各种渠道让孩子进好学校。没有“关系”、“条子”的家长,则通过让孩子考各种证来增加竞争的机会。
  在闻风看来,教育恐慌的根本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,而短缺的原因是国家队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。“政府提出的目标是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4%,但十多年都没有达到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314

主题

1万

帖子

4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43987

社区居民社区劳模最爱沙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9-17 17:35:57 | 显示全部楼层

社会的镜子

  事实上,家长的焦虑和培训机构的逐利,像两只巴掌一样一应一和。
  网络上的家长论坛里,充满了家长们焦虑的情绪,未进“名校”的讨教如何进“名校”,进了“名校”的讨论如何培养特长、参加竞赛为未来升学加分,校园中的明争暗斗,延续到网络上。
  从理论上说,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,如今的教育资源远比过去丰富,上大学比20年前容易很多。但现在,教育竞争反而比过去更加激烈。家长和老师都知道过早的竞争和太大的学业压力不利于孩子的成长,但大人们又不得不让孩子参与到这场竞赛中。
  对于这样的怪现象,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钟文芳用一句简单的话解释:“学校内的事情是由学校外的事情决定的。” 有专家指出,教育是社会的镜子,教育如果“脏”了,一定是社会不太“干净”。

  夏惠贤教授认为,如果深究教育恐慌的根源,必须追究到目前中国社会中就业竞争、社会保障、职业收入差距等等宏大的问题上。“家长担心孩子长大了找不到好工作,没有好工作就没有好生活,家长的想法是,与其长大了吃苦,还不如读书的时候吃苦。”
  同时,夏惠贤认为家长的攀比心态、不愿意从事体力劳动的陈旧观念,也让一些技术类学校、技术类工作受到歧视。夏惠贤认识的一位英国少年,高中时的志向就是考上大专,学一门自己喜欢的技术。“像上海这样的城市,高级技术工人很缺乏,收入也不错,但舆论的导向并没有让家长们意识到这一点。”
  要改变职业观,需要改变不同职业在收入和社会尊重上的差距,但目前社会还没有这样的环境。“如果有一天,大家觉得做厨师是个不错的职业,做清洁工也是不错的职业,那么教育领域的过度竞争,应该不会像今天这么严重。” 钟文芳说。
  教育是社会的镜子,社会评价标准的单一投射到教育领域,就变成千军万马补习、考证、“拼爹”的教育怪现状。
  当一些家长认为学校和教师制造了恶性竞争的环境时,钟文芳替老师们鸣不平。由于工作的关系,她经常接触中小学教师,常常听到类似的故事:学校如果“减负”不给学生布置作业,家长会不满,要求老师布置作业,或者家长自己在校外给孩子找作业做。“只有真正实现社会多元、生存平等,才有可能改变教育竞争现状。”钟文芳说。
  少数家长,则用自己的方式反抗这种畸形的竞争态势。
  “在家上学”是一种极端的选择,也不被现行《义务教育法》许可,不过,中国的各大城市开始出现不少选择“在家上学”的家庭。主动选择“在家上学”的家长,一般具有较好的教育背景,他们对学校教育不信任,认为自己可以在学校之外给孩子寻找到更好的教育资源。
  来自杭州的一对夫妻,正在考虑让4岁多的儿子“在家上学”。夫妻二人供职于大型企业,工作和多地迁居的经历,让他们“见多识广”,对社会和教育有着自己的认识。这位父亲认为,现在学校里教师素质太差,应试教育磨灭孩子的创造力,不如自己在家教育。目前,孩子妈妈准备辞职在家专职教育,他们打算将“在家上学”计划实施到至少初中之前。
  大城市中,更多人则选择让孩子留学海外,近年来,中国小留学生人数增长迅速。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发布的《2011中国出国留学趋势报告》显示,我国留学人数已经连续4年保持了20%的增长,达到34万人的历史纪录,其中,本科生占留学总人数的60%以上。
  应试教育常常被视作如今“教育恐慌”的罪魁祸首,很多人呼吁学习国外注重平时成绩和全面能力的评价机制,让学生摆脱考试指挥棒。多年的呼吁后,尽管某些地区已经通过自主招生、校长推荐等方式向全面评价的方向做出努力,但考试成绩的地位,在总体上还是难以改变。
  这样的现状看上去让人悲观,但教育学者岳龙却认为,“教育恐慌”只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,随着社会公平的实现,这个阶段终会过去。岳龙说,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日本教育竞争也曾非常激烈,为了抢占优质教育资源,各种名目的考试压得学生透不过气。20年以后,教育竞争的压力小了很多。 在批评中国教育时,需要先想想我们批评的到底是教育吗?
  记者|黄 祺
  除了足球,在中国,最容易被人骂的目标恐怕就是教育了。有学者认为“在中国的所有问题中,教育问题最为严峻”。但也有教育人士称,舆论对中国教育的评价有失公允,教育成为社会风气的替罪羊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314

主题

1万

帖子

4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43987

社区居民社区劳模最爱沙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9-17 17:37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
一个测试,两种解读

  一则旧闻一直困扰着中国教育界。
  2010年,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(OECD)公布2009年PISA(国际学生评估项目)测评结果。在全部三项测试中,中国上海学生平均成绩为556分,在60多个参与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一。
  PISA测评是一项主要针对15岁学生的评估,考核学生的阅读、数学和科学能力,其结果可以为各国教育政策提供相关依据。上海学生参加的这一次测试,共有34个OECD成员国,和中国等31个非成员国家和地区参试,人数达到47万。上海是中国内地第一个正式参加该项目的地区,152所学校的5115名学生参加了测评。
  PISA测评的评估工作在各参与国共同监控下,由国际专家进行。除了评估学生成绩,还收集有关学校、家庭和制度方面的数据来解释学生成绩的差异。因此也被称为一项最全面的国际学生评估。
  上海学生取得的喜人成绩,一时间被中国媒体广为传播。这些报道认为,PISA测评中取得的好成绩,对中国教育是一种肯定。不过,立即有不同的声音对此结果进行了另一番解读。
  报告指出,中国的考试竞争非常激烈,学校通常会让学生每天学习很长时间,并且周末也会让学生学习,中国学生比美国学生在体育、音乐和其他与考试无关的活动方面花费的时间都要少。在65个国家和地区中,上海学生报告的每周校内上课时间位于第14位,校外上课时间为第9位,学生课业负担偏重。
  有教育学者认为,中国学生的“第一名”,是用牺牲更多活动时间换来的。他们认为,PISA测评成绩只能反映基于记忆的知识积累能力,这是中国教育的传统强项,而学生的创造力、研究能力并没有多少改善。
  这样的解读并不新鲜,也是中国教育给人留下的普遍印象:一方面,中国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表现优秀,而另一方面,中国学生被认为是一群只会死记硬背的考试机器,他们呆板,无趣,生活能力差,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。
  但是,张人利对这样的分析却很反感。张人利是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,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,他认为社会对中国教育的种种批评有失公允。
  就PISA测评结果而言,张人利认为,上海学生的学业负担排名并不是非常靠前,这说明中国学生学习“性价比还好”。对于中国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的评价,张人利有不同的意见。“没有记忆就没有教育,光有记忆也不是教育。”他认为,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是一个优点,没有必要妄自菲薄。至于动手能力和创造力,由于PISA测评是文本测试,因此无法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。
  “对于PISA测评结果我的认识是:首先,一次测试成绩不能说明什么;第二,中国教育不是没有问题,但中国教育也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差。”张人利说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314

主题

1万

帖子

4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43987

社区居民社区劳模最爱沙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9-17 17:40:10 | 显示全部楼层

中式教育的症结

  2009年PISA测评结果中,亚洲国家学生表现优秀,这引起了美国媒体的讨论。事实上,标准统一、要求严格的亚洲式学校教育方式,不时会受到称赞。布什政府在2002年通过“不让一个孩子落后”法案,要求所有公立学校定期测试学生的阅读和数学能力。州政府根据考试成绩来决定学校是否达标。如果学校连续两年没有达标,也没有任何改进迹象,将面临严重后果,包括最终解雇所有教师,甚至关闭学校。这个法案被一些人理解为向中国式教育方法学习的结果。
  张人利校长和他学校的老师,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受邀对新加坡教师进行培训,传授他们的教学经验,张人利认为,这也是中国教育方式受到肯定的一个证明。
  但在中国国内,教育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批评和质疑。
  学业压力大、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衡、竞争越来越早……面对各种批评,张人利认为其中一些不够公允。“一些所谓的学者举例说,某个小朋友,家庭作业做到晚上12点。一个小朋友的情况可以代表大多数学生的学业负担情况吗?”
  教育学学者、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岳龙对各种社会批评则表示理解。岳龙告诉记者,学校教育总是滞后于社会发展,但学校教育应该尽量缩短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距离,而目前国内的学校教育,与社会要求脱节太严重。

  岳龙说,这种滞后体现在很多方面。在上一代家长的观念里,“教育”就是把孩子送进学校,如今,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与过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。“老师不仅要是一个传授知识的人,还要承担心理疏导、人生指导的责任,但我们目前对教师的要求,并没有明确的标准,因此一些老师很难符合家长和社会的期待。”
  教育界的一个共识是,统一、单一的评价机制,是中国教育弊病的根源所在,因此,教育改革首先要改掉“独木桥”。
  关于考试在教育中的角色,英国伊顿公学校长托尼·里特做了一番阐述:“学业成绩并不是唯一。英国传统的所谓自由式教育理论是不错的,指向是学生的全面发展。政府用考试的形式评测学生也没错,可如果做得过头了,就向学生发出了错误的信息:考试是最重要的。中国的高考就是这样。”
  学校教育需要改变,但历史的惯性让这种改变显得艰难。
  上海市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,在多次考察美国学校后思考良多。他认为,美国教育之所以可以实现“扬长”——发掘学生的天资、潜力,是由于他们的选拔标准更加多元。刘京海认为,中国的教育选拔改革,应该从已经实现的艺术专业、体育专业选拔方法中吸取灵感,让不同特长的学生得到相应合适的教育,而不是对所有学生都要求统一的学业水平。“过去大学录取率低,统一高考是为了教育机会的公平,现在录取率高了,应该是时候做一些尝试了。”
  不过,类似的提议要实现起来却困难重重,更多的阻力来自对“公平”的担忧。“如此严格的高考还会出现舞弊行为,如果考察学生平时表现,不知道会涌出多少猫腻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学者认为,整个社会缺乏信用机制,学生考评的多元化就难以实现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314

主题

1万

帖子

4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43987

社区居民社区劳模最爱沙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9-17 17:41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
“好学校”神话

  对中国教育的诟病由来已久,特别是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评价体系,主管部门也早已意识到其缺陷所在。
  因此,围绕“素质教育”的教改多年来从未停歇。但教改多年后人们发现,竞争非但没有减弱,奥数、艺术考级、体育加分等原本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项目,反而变成教育竞争的工具,给原本学业负担沉重的学生,加上更多压力。
  近乎疯狂的教育竞争风气,让学校沦为残酷的竞赛场,教育恐慌气氛的来源,是家长们对“好学校”的追捧。家长中间流传的说法是,一些学校师资雄厚、管理严格、生源优质,因此,孩子进入这样的学校,自然会保证学业成绩。
  中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,是一个现实问题,但张人利认为,学校之间的差异,没有家长想象的那么大。他的一个证据,同样来自PISA测评。“PISA测评的对象是15岁学生,在中国,这个年龄的学生正好一半处于初中,一半升入高中或者中专、职校。接受测试的学生是在所有这些学校中按人数比例随机抽取的,也就是说,5000多名上海学生不仅来自所谓重点中学,也有高职、中专学生。测评证明,不仅上海学生成绩第一,校与校之间的差异与国外相比并不大。”
  在张人利看来,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,首先是一个客观现实,“不均衡的发展在各个行业都是客观的规律”。但他认为,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程度,被夸大了。张人利提醒家长们更加全面地看待所谓“好学校”:人人都想进“好学校”,“好学校”的班级规模就会变得很大,一个班四五十人,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势必会减少;如果进一个一般的学校,班级规模小,老师会有更多的精力关注你的孩子。
  事实上,一些城市已经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,投入到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工作中。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夏惠贤,同时也是一名教育主管部门官员,他所服务的上海市某区,在十二五教育规划中将“均衡发展”作为未来工作的中心。为了杜绝各种形式的择校竞争,这个区在以学生户籍划分学校片区的基础上,用摇号的办法来分配素质教育实验校的招生名额。“你考的那些证,在升学中根本没有用。”对于社会上流传考证加分的说法,夏惠贤如此回应。
  “学生与学生之间差异很大,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合适的教育。”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后,张人利看到,教育恐慌的形成与家长们的观念有很大关系,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仅很高,而且单一,每个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“哈佛男孩”、“哈佛女孩”,追求分数、“好学校”的想法像流感病毒一样感染着每一个家长。
  张人利说,这样的想法也不能怪罪于家长,媒体的宣传、舆论的导向,都在渲染高分、名校、出人头地的魅力,整个社会对人价值的评判标准是单一的,家长怎能脱离俗套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314

主题

1万

帖子

4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43987

社区居民社区劳模最爱沙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9-17 17:43:44 | 显示全部楼层

教育不能承受之重

  8月,新一届高中毕业生即将进入大学时,一则新闻在网络上流传不久后消失,但很多从事教育事业的人,却耿耿于怀。新闻讲述北京中关村电子商品市场,一名女孩要求母亲给她买“苹果”三件套,价格超过2万。母亲无力负担,蹲在墙角擦眼泪,而女儿大喊:“不给我买,就让我在大学丢脸去吧。”然后扔下母亲离去。
  “你觉得这个女孩的做法,完全怪教育吗?”幼教媒体工作多年的黄铮,在读完这个新闻后想了很多。与黄铮有类似思考的,还有张人利。“现在什么事都可以归罪于教育。这些天网上议论陕西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在车祸现场微笑的事件,后来又传出他戴了很多名表。如果要追究,你也可以说教育出了问题,才会出现一个在车祸现场微笑的官员,但,这仅仅是教育的责任吗?”
  在张人利看来,学校教育被赋予无法承担的重任,而事实上,在人的发展过程中,学校教育只是有限的一部分,更多的影响来自家庭、社会。
  这一点,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。教育学者杨东平认为,大一统的教育本来就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,这种方式给家庭教育留下很大的空间。“比如美国等国家,学生下午2:30放学,剩下的时间是交给家庭的。家长的教育是无法被学校替代的,特别是像中国的学校,有的班级五六十名学生,老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。”
  张人利经常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。“学校里老师教学生遵守交通规则,但学生回家坐在父亲的车上,父亲就闯了红灯。小孩问爸爸为什么闯红灯,父亲回答说晚上没警察,不要紧。”张人利说,孩子都是生活在家庭、社会中的,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,不能把所有问题都怪罪在学校教育的身上。 中国最有名的“在家上学”案例是童话作家郑渊洁在家教育他的儿子郑亚旗,如今,越来越多的普通人,也“敢”让孩子远离学校,在家教育。
  记者|黄 祺
  面对现实的教育环境,有人迎战,有人则选择逃离。最近几年,“在家上学”从个别名人家庭蔓延到普通人家庭中,做出如此选择的家长自信,他们能够给孩子比学校教育更好的教育。“在家上学”可以关注到孩子的个体差异,可以让下一代暂时逃离残酷的考试竞争,不过,这种方式也存在风险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装修百科|手机版|小黑屋|北京高老庄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( 京ICP备19035109号 )

GMT+8, 2024-11-26 01:35 , Processed in 0.097669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